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PERC产能淘汰开始,450亿减值谁来埋单

   2024-03-04 世纪新能源网马增辉77580
核心提示:行业洗牌,愈发残酷。

“产能过剩”,是近两年光伏赛道频现的“热词”,不仅行业人士将其挂在嘴边,就连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时不时在评论中来上一句“产能过剩,光伏别碰”来唱衰光伏行业,“指点”投资“江山”。

其实,产能过剩的准确含义应该有两层:即“阶段性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过剩”。

在当下的光伏寒冬之中,各家光伏企业都在绞尽脑汁寻求安全越冬之策。

P型电池的转化率已瓶颈明显,“接班人”N型电池必将走向主流,当N型电池成本不断降低,并提供绝对转化率优势时,P型电池成为落后产能已是不争的事实。

2024年开年,中国电建招标42GW组件投标价格数据显示,P、N组件投标价格看似还有较明显价差,但很有可能是P型电池为保证顺利出清,采取的“割肉”操作。

近日,电池片专业企业钧达股份已经对外明确宣布,为其9.5GW的PERC产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举则意味着,PERC产能的淘汰潮或将到来,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

价格战中苦苦支撑P型电池,逐渐“体力不支”

在当下的光伏赛道,PERC电池片和TOPCon电池片作为两种主流的太阳能电池片类型,在光伏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PERC电池片,即钝化发射极及背面接触电池,其特点在于背面的点接触结构。这种结构相对简单,使得PERC电池片的工艺流程也较为成熟和稳定。由于结构相对简单,PERC电池片在制造效率上具有一定优势,成本也相对较低。然而,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虽然PERC电池片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相比之下,TOPCon电池片则采用了背面隧穿接触的结构,这使得其结构相对复杂,工艺流程也更为繁琐。TOPCon电池片的制造过程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精细的工艺控制。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持续优化,TOPCon电池片的制造成本正在逐渐降低,同时其发电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TOPCon电池片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电池片技术。

2023年,PERC电池的量产转换效率已达24.2%,而后起之秀的TOPCon电池的量产转换效率已达到26.1%。在光伏赛道,近2%的量产转换效率提升,已经具备了需求端难以拒绝的先天优势。

从光伏电池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PERC电池的理论效率上限为24.5%,目前量产转化效率已达24.2%,已近瓶颈,提升乏力。TOPCon电池的理论效率上限为28.7%,对比当下26.1%的量产转换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TOPCon电池与PERC电池相比较,还具有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等优势,叠加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P-N差价越来越低,PERC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减少。

硅料引发的行业价格下行趋势在2023年持续显著,几乎贯穿了整年。针对这一趋势,集邦咨询于2023年12月14日发布数据,从交易结构的角度对一周行业价格进行分析。

随着下游N型需求的加速增长,N型硅料的整体成交情况相较于P型显得更为活跃。这反映出市场对于高效N型硅料的认可度和需求在逐步增强。

而从需求侧来观察,P型硅片的需求正在经历快速地萎缩。这种萎缩导致P型硅料的需求变得疲惫。相比之下,N型硅片在下游终端需求切换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刚性支撑。这意味着尽管整体市场需求有所波动,但N型硅片由于其高效能和适应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仍然受到市场的青睐。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转变,N型硅料和N型硅片在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P型硅片由于其较低的效率和技术局限性,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本周硅片市场价格呈现分化态势。具体来说,P型M10硅片主流成交价为2.10元/片,P型G12主流成交价为3.15元/片,而N型M10硅片主流成交价为2.25元/片。

从供给侧观察,下游P型182电池片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减产迹象明显。这一情况反馈至硅片端,使P型182硅片的出货受到较大阻碍。尽管硅片厂商在本月排产中陆续下调P型产出,但调整幅度与下游需求减量并不完全匹配,导致P型182硅片库存逐渐累积,无法被下游完全消化。因此,预计P型182硅片价格下周将继续下跌,并可能跌破2.1元/片的亏损线。P型210硅片也面临技术切换导致的需求迅速下滑,价格同样进入下跌通道。

在需求方面,P型182电池价格已跌至0.38元/W,低于生产成本线,导致大量P型182电池产能开始退出市场,P型交易逐渐陷入停滞状态。本周,除了N型以外的硅片价格全线下跌,P型182价格达到历史低位。在P型与N型需求切换的关键时期,若P型硅片厂商采取恐慌性抛售策略,将进一步加剧P型价格的下跌。

与此同时,电池片市场也表现出价格分化的特点。M10电池片价格下行,而其余型号价格暂时稳定。M10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39元/W,G12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42元/W,M10单晶TOPCon电池主流成交价为0.48元/W。

从供给层面看,P型182电池价格环比再度下降2.5%,至0.38元/W,在此价格下,电池片厂商的毛利率基本为负值。据观察,P型产能出清停产的速度比月初预期还要快。在此背景下,电池片厂商纷纷加速升级TOPCon产能,以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而P型210价格在缺乏交付订单支撑的情况下,延续下跌趋势,且跌幅进一步扩大,已跌至0.42元/W,已低于盈亏线。部分210专业化电池片厂商已开始停产。

需求方面,由于终端订单能见度较差,直接影响组件排产计划,导致P型需求再度走弱。当前,电池片市场正处于P型与N型切换的深水区,叠加终端需求疲软的背景,预计电池片价格仍将在亏损线下运行一段时间。此时才开始推动N型结构调整的厂商,将面临需求与价格的双重压力,承受巨大压力。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预计采购总量高达42GW。

来源:招标公告

该招标公告还明确了企业的业绩要求:

1.投标包件一、包件二的企业,近三年(2021年1月至今)P型单晶硅光伏组件销售业绩不少于3000MWp;

2.投标包件三、四的企业,近三年(2021年1月至今)N型单晶硅光伏组件销售业绩不少于500MWp。

上述企业均须附相关证明文件(如附合同扫描件等)。

2024年1月26日,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每个标段有15家企业入围中标候选人。

本次招标为2024年开年第一次大规模集采项目,P型组件最低投标价为0.806元/W、N型组件最低投标价为0.87元/W。P-N组件最低投标价价差为0.064元/W。对P型、N型各取平均值计算,P-N组件均价价差为0.0555元/W。

回顾2023年组件竞标价格,P型组件最低投标价为0.83元/W、N型组件最低投标价为0.862元/W。P-N组件最低投标价价差为0.032元/W。

与去年相比,P型组件最低投标价进一步下滑,跌幅为0.024元/W,N型组件最低投标价则呈现小涨态势,上涨0.008元/W。

这或许意味着,P型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叠加行业凛冬,再考虑到P型产品库存出清压力,导致P型组件降价幅度更大。

再看本次中国电建招标情况,N型组件为30GW,而P型组件仅为12GW,N型组件占比已经高达71.4%,P型组件需求已不到三成。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是整个市场的大势所趋。

钧达股份对PERC产能“下手”,计提9亿减值准备

作为跨界光伏企业的成功范例,钧达股份的发展颇有传奇色彩。

在跨界转型之前,钧达股份的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汽车内饰的供应上,其中最大的合作伙伴为海马汽车。然而,自2018年开始,整个汽车市场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这一情况对钧达股份及其核心客户海马汽车的经营造成了显著的影响。由于市场环境的严峻,钧达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1.71%和8.39%。同时,净利润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归母净利润在这两年中分别同比下滑了33.97%和58.82%。

2021年2月,钧达股份宣布以1.5亿元增资上饶市弘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弘业新能源),持有增资后总股本的12%,标志着公司逐步切入光伏业务的新篇章。

2021年9月,钧达股份以约14.34亿元收购了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捷泰科技)51%的股权,从而成为其控股股东,进一步巩固了在光伏领域的地位。

2022年4月和6月,钧达股份相继将子公司苏州钧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海南新苏模塑工贸有限公司转让给杨氏投资,彻底剥离了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业务,专注于光伏领域的发展。

同年8月,钧达股份完成了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的收购,总对价高达15.19亿元,溢价达到惊人的184.80%。

转型之后,钧达股份迅速与安徽来安汊河经开区管委会、淮安市涟水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分别在滁州和淮安建设了18GW和26GW的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展现了其快速扩张的野心和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2020年掉出光伏电池片厂商前五名单的捷泰科技,在钧达股份的助力下,通过快速扩产,成功跻身2022年光伏电池片厂商前五名,位列第五,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钧达股份的闪电般扩产策略不仅赶上了此波上升周期的末班车。为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钧达股份拨款5亿元用于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并坚定地选择了N型TOPCon技术路线。这一次,钧达股份再次取得了成功。

随后,钧达股份成为晶澳科技、阿特斯、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等光伏头部组件企业的供应商。在这波TOPCon红利期的加持下,钧达股份的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三季报显示,钧达股份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10.86亿元和143.42亿元,跨界转型的成果斐然。

2023年三季报中,钧达股份净利润达16亿。

2024年2月21日,钧达股份公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

来源:钧达股份企业报告

从业绩快报可以看出,与Q3超16亿元净利润相比,快报中的全部利润项目都下降到10亿元以内,难道是Q4经营出现了大额亏损?

钧达股份的解释是,公司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对P型PERC电池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9亿元。2023年,随着P型PERC电池效率逼近理论极限且降本空间有限,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及生产成本持续进步,光伏行业正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N型电池市占率持续提升。尤其进入到2023年第四季度,行业内N型电池优势明显加大,P型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下行。

钧达股份表示,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TOPCon产品升级迭代,通过LP双插、激光改进、J-Rpoly、霓虹poly、J-STF超密细栅等多项前沿技术引入,进一步将TOPCon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6%以上,显著优于P型PERC电池 23.5%的转换效率。凭借 N 型技术领先及产品结构领先优势,公司电池产品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鉴于此,钧达股份于资产负债表日对P型PERC电池相关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审慎评估。经评估,拟对截止2023年12 月31日P型PERC电池相关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上述减值准备金额约9亿元,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带来较大影响,最终数据将由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

PERC现存产能约450GW,面临资产减值准备

钧达股份或许是首个公开表示对PERC产线计提减值的电池专业化企业,但并非是仅有的企业。

有迹象表明,今年以来,光伏N型产品的替代趋势正在加快,各企业也在加紧推进对PERC产线进行技术迭代或淘汰的脚步。

光伏生产设备提供商捷佳伟创表示,今年部分拥有P型产能的头部客户已经将技改升级需求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已经与捷佳伟创进行接触和谈判,想要将原有的PERC产能升级为TOPCon产能,类似的迭代需求还在继续增加。

2023年,曾有机构透露,架设1GW的TOPCon生产线约需要2.2亿元资金,而将原有的PREC产线升级为TOPCon产线,1GW生产线仅需要0.5-0.8亿元资金。

此前,通威股份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其拥有的大部分PERC产线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之后升级的相关事宜,为升级成为TOPCon产线早早留下了空间,方便日后升级。并于何时升级PERC产线,还要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进行产线的升级。

无独有偶,爱旭股份表示,已经将PERC产线升级改造列入时间计划表,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末对拥有的大部分PERC产线进行TOPCon升级。

但据捷佳伟创相关人员表示,并不是所有的PERC产线都能够顺利迭代TOPCon。业内普遍认为,2019年之前的PERC产线,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迭代TOPCon的条件,或因成本太高没有迭代的必要。

2022年开始,TOPCon走向日趋向好,新投产的PERC产线已经为迭代TOPCon提前准备,甚至在厂房中预留出了设备安装空间,这部分产线可以顺利迭代TOPCon产线。

钧达股份的操作,应该是业界大范围淘汰PERC产能的号角,下一步,将有多少企业跟进,涉及到的PERC产能又有多少呢?

通过对部分光伏企业的PERC产能数据进行不完全整理发现,部分垂直一体化企业和电池专业企业的PERC产能之和已经达到300GW左右。

Infolink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23年12月底,已经明确宣布关闭或停产的PERC电池产能已达50.6GW,占总产能约10%,这些产能主要以专业化的电池企业为主,垂直一体化企业自身消化能力较强,可以在组件环节努力出清部分PERC产品。但是,大多垂直一体化企业在保持动作的同时也在考虑迭代事宜。也就是说,还有约450GW的PERC产能面临迭代。

如果以钧达股份9.5GW的PERC产能计提减值准备9亿元作为参照物,1GW计提减值准备约为0.95亿元。那么仍在运行的450GW的PERC产能,将给光伏赛道带来427.5亿元左右的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代表着技术陈旧的生产设备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着N型取代P型已经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车轮,并引导当下的光伏凛冬,从价格战,向落后产能淘汰迭代逐步提速。

行业洗牌,愈发残酷。在2024年,会有多少企业加入其中,不得而知,又有多少企业被清洗出局,还需拭目以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