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看煤炭资源大省如何转型——深度分析内蒙古氢能布局

   2022-03-21 氢能观察张赢164250
核心提示:2月28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发展规划》中表示,
2月28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展规划》中表示,内蒙古“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发展目标为:发展新能源制氢、氢能装备制造、液氢储运设备的集成设计及制造等技术;示范项目15个以上,氢能供给能力达260万吨/年,绿氢占比超30%;建设60座加氢站,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打造10个以上氢能应用项目,培育50家以上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带动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作为矿产资源丰富大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型柴油机车、 矿用重型卡车、矿山机械保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一直以来,内蒙古依赖于煤炭资源,发展重工业,导致资源消耗巨大,碳排放较高。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截至2021年3月底,内蒙古共有在产煤矿329座, 合计产能93595万t/a。其中,鄂尔多斯煤矿数量最多,达到229座,占总数的69.64%, 总产能为62685万t,占内蒙古总产能的66.95%。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00亿吨,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总量为6.3亿吨,居全国第四。

资源消耗带来能源危机

有资料显示,目前,内蒙古煤炭已探明储量达6763.4亿吨,稳居全国煤炭储量的“头号交椅”。在全世界已发现的150多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占到89.3%。内蒙古有66种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前三位的有煤炭、稀土、铁、铅、锌等26种,还有11种居全国前2位,7种居全国之首,并具有世界第一的风能、世界第二的太阳能、大量可与铀一起作为核燃料的钍。同时,内蒙古石油已探明储量达7亿吨,远景储量为4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仅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盆地一处便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40%。内蒙古因此有“中国21世纪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基地”之誉。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内蒙古占尽了产业发展的先机,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资源的消耗也是与日俱增。数据显示,近年来,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7%,却消耗了全国5.2%的能源,迫切需要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

挖掘制氢潜力 布局氢能产业

内蒙古能源资源富集,氢能来源广泛,制氢潜力巨大。根据自治区“十四五”新能源倍增计划,到 2025 年,内蒙古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 1 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全国第一,具备发展新能源大规模制氢的良好条件,现有潜在新能源制氢产能超过 330 万吨。自治区氯碱、焦化等行业副产氢资源丰富,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全自治区工业副产氢气超过 130 万吨,具备大规模利用的成本优势。

《发展规划》中提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已经进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名录,主要实现燃料电池整车的商业化运营,负责协调并支持在辖区内推广应用搭载上海企业研制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汽车,重点构建“中长途+中重载”的应用场景。

此外,内蒙古包头市也列入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并承担培育辖区内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实现主要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及开展高寒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任务。内蒙古自治区黑色冶炼行业规模较大,铁合金产量全国第一,采用氢能替代煤炭作为还原剂,可实现冶金行业的“低碳”甚至“零碳”。

内蒙古在召开“十四五”能源发展思路发布会时也特别指出,2021年重点推动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引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优秀企业落地,加快氢能综合利用、储气设备、智能制造、氢能产业链、创新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

立足自治区产业资源特点,依托氢能产业发展已有基础,重点打造“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氢能产业布局,确保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绿氢生产基地。

一个示范区:以鄂尔多斯市为中心,连同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等城市群,构建鄂呼包乌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其中,鄂尔多斯定位氢能产业综合发展,呼和浩特聚焦氢能研发,包头聚焦氢能重卡制造,乌海聚焦氢能供给。从近两年落地内蒙古的项目中可以发现,鄂尔多斯、乌海、呼和浩特已经接连签约落地,氢能项目加快上马。

六个基地: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鄂尔多斯)、全国最大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鄂尔多斯)、氢能技术研发基地(呼和浩特)、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包头市)、工业副产氢生产基地(乌海市)、蒙西氢能综合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蒙东氢能综合生产基地(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几大基地的布局几乎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囊括,如此规划定位,势必要将内蒙古成功向新能源转型。

一条内蒙古氢能经济走廊:如图1所示,内蒙古将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纳入其中,扩大氢能在城际货运、城际客运等交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氢能产业覆盖范围。


图1:内蒙古自治区“一区六基地一走廊”产业布局示意图

企业紧密合作 项目加速落地

目前,已有国鸿氢能、美锦能源、飞驰科技、格罗夫、上汽集团等20多家氢能产业链头部企业在鄂尔多斯展开布局。跨界入局的光伏巨头协鑫今年在该地区落户了百兆级绿能装备智慧工厂。中石化第一个绿氢炼化项目也落地于此。

早在2020年8月,总投资200亿元的氢能产业集群项目落户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用地分两期开发,总用地3千亩。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与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11月,清能股份投资10亿元,在鄂尔多斯建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的通知,通知提出:从氢能需求、新能源规模配置、制氢方案、氢能利用等方面,优选了示范项目7个(如图2),其中鄂尔多斯市5个、包头市2个。示范项目建设新能源221.95万千瓦,其中电解水制氢项目6.69万吨/年。


图2:内蒙古2021年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清单

2021年10月29日,由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内蒙古公司、中车大同公司合作开发的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内蒙古锦白铁路正式上线运行。该燃料电池机车项目于2021年5月正式开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内蒙古公司、中车大同公司三方正式签署了打造全国首台氢能机车示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2月,兴邦能源、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与乌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乌海市投资168~188亿元,预计形成1万台(套)氢燃料电池模组、氢燃料电池重卡和公交环卫车辆等应用和满足1万台氢燃料电池车辆所需制氢、加氢供给服务能力。

今年3月11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园区项目以及零碳绿色氢能示范项目两项氢能项目正式签约。中国氢能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拟在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投资建设零碳绿色氢能示范项目,主要包括建设70000Nm³/h制氢生产线,年产氢气总量约5万吨。

把握资源优势 建设重卡示范基地

2021年9月22日,格罗夫鄂尔多斯中极氢能重卡生产基地和氢能产业生态建设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集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领域于一体,将落地于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氢能重卡整装生产项目、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板块、氢能重卡运营中心,计划2021年11月份办理项目前期手续,争取2021年年底整车下线。

上汽集团及旗下上汽红岩、捷氢科技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投资2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燃料电池重卡产业链;多方将精诚携手打造全球首个万辆级燃料电池汽车(重卡)产业化应用项目,并同时推动纯电动重卡的产业布局和应用。据悉,上汽集团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00亩。其中,上汽红岩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基地,将打造首个新能源重卡示范应用项目,实现上汽红岩新能源重卡北疆引领的战略目标。一期项目主要新建新能源重卡整车装配厂、试车道及其配套设施,预计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将新建驾驶室焊接、涂装车间并进一步扩建总装厂,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

2月15日,鄂尔多斯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内蒙古一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主要负责人在鄂尔多斯签署了氢能重卡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署的氢能重卡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鄂尔多斯银行、航天金租将进一步凭借其自身金融优势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在氢能源领域向内蒙古一派鄂尔多斯和江苏兴邦乌海氢能产业链项目提供60亿元金融支持,重点为氢能商用车生产方、销售方及使用客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降低车辆购买及使用门槛,加快推动49T氢能源重卡替换传统能源重卡10000辆的进程,并且逐步参与鄂尔多斯30万辆新能源重卡替换市场及乌海8万辆新能源重卡替换市场。

2月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布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重卡倡议书。

此前提到,内蒙古自治区将把鄂尔多斯市打造成全国最大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将包头市打造成自治区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一系列项目落地及签约就已明确表明,千亿氢能产值势在必得,万辆氢能重卡示范指日可待。

完善政策体系 协调有序发展

虽然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正轨,但是,看似发展前景一片良好的背后也需要更合理的布局、更完善的规划来引导和带动。

《发展规划》中强调,自治区面临的风险及挑战也不可忽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政策有待完善、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协同联动有待统筹等现实问题。

相比较于接连出台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各项团体标准的广东省,内蒙古目前还停留在产业政策制订初期。目前,氢气仍旧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氢能产业项目在立项审批、实施运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自治区急需更为详细的政策标准导向,指导产业有序发展。

不容忽视的是,内蒙古也存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健全的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加氢站尚不足5座,对于幅员辽阔的内蒙古而言,加氢站数量有些少得“可怜”。此外,在制氢方面,虽然内蒙古煤化工制氢已具备一定产能,但在清洁能源制氢领域尚处于初期阶段,暂无规模化生产能力。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内蒙古氢能产业推进工作起步较晚,前期进展较慢,以至于产业发展未能“大展拳脚”。先进技术和专业团队的稀缺直接导致内蒙古在创新能力方面较弱的尴尬局面。《发展规划》也表示,自治区目前在氢能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企业预期收益不乐观,自主创新驱动力不足。

目前,自治区氢能生产集中来源于化石原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氢能利用集中在化工和冶炼,企业大多自产自用氢能,由于缺乏交易市场,2020 年全区约有 16 万吨工业副产氢被直接放空,导致资源浪费。此外,随着自治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各类企业加速进场,存在同质化无序竞争风险,产业统筹集群效益难以保证。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外送发电基地,资源禀赋直接给予了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能源危机如今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中之重。内蒙古的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变革势在必行。

转型之路艰难而崎岖。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挑战,但仍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尽力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上日程,为实现能源转型而努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多个省份都将发力氢能,相信内蒙古凭借自身优势定会拔得头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